close

 

線上遊戲玩到吐 竟是3D眩暈症作怪


在電玩世界,有些遊戲被玩家暱稱為「暈遊戲」,這類遊戲多是大型射擊遊戲,或玩家需要飛簷走壁、在複雜空間「斬妖除魔」、快速在不同空間移動。網路玩家表示,有的遊戲只玩5分鐘,就眩暈1小時,也有玩家只玩不到10分鐘就吐了,整個下午都在暈。

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分析,上述這種情況多半是3D眩暈症所造成,在這些「暈遊戲」中,玩家在虛擬空間跳上跳下,有時還突然來個大轉彎,因為遊戲設計很有臨場感,眼睛看著劇烈移動的畫面,身體卻維持不動,此時大腦就會產生混淆,進而引發眩暈症狀,有點類似暈車,屬於暫時性現象,只要休息一陣子,症狀就會好轉;但如果症狀遲遲未見改善,建議就醫,接受進一步檢查。

李宏信解釋,眩暈就是人的平衡系統發生故障所引起,人的平衡系統包括眼、身體內之感應,三半規管、腦幹、小腦及大腦所組成,整個系統相互協調,才能完成平衡的功能,打手機、電動玩具,會對眼睛有活動的改變,而身體及三半規管內之淋巴液實際上並沒有動的情形及感覺不變而失調,就產生眩暈症,一般而言是身體活動由內耳三半規管之淋巴球之震動及有活動的速度之感覺,同時眼睛也有同樣的感受,而互相為伴並會把資料傳到腦部,而為要將身體平衡,腦部就指令要身體部位配合轉動而達到平衡的目的,而兩個部位傳入不同訊息,則耳平衡系統無法做出適當的應變,因而產生眩暈症。 所以玩手機電玩故不得太快或時間太長而超過身體其他部位可承受的範圍,否則就產生眩暈症。

不只3D眩暈症,許多疾病都可能造成眩暈,像梅尼爾氏症等一般內耳疾病,也會造成眩暈。李宏信指出,門診中,3D眩暈症以年輕患者居多,梅尼爾氏症則以40歲中壯年族群為主。梅尼爾氏症主要是內耳血管因膽固醇、血脂沉澱而阻塞,加上壓力、過度勞累,促使內耳血管過度收縮、血液循環不順暢,長時間下來,內耳組織很可能缺血,引起內耳神經萎縮,這過程便可能產生眩暈等不適症狀,且眩暈可能反覆發作,對生活造成嚴重干擾,不知何時會發生,生活在恐懼中。

梅尼爾氏症除了引起眩暈,聽力也會受影響,患者平時聽力品質不穩定,時好時壞,一旦急性發作,就可能出現耳鳴,雖然聽不太到低頻聲音,但不同頻率聲音會很明顯、很惱人。病友很容易產生「複響現象」,當身處喧嘩環境,耳朵就會嗡嗡、轟轟聲夾雜,很不舒服,甚至開始眩暈、耳朵脹痛,還可能重聽。

梅尼爾氏症確診後,醫師治療多使用利尿劑,幫助排除體內多餘鹽分、水分,並減輕內耳淋巴水腫壓力,當病情趨於穩定,就會使用促進血液循環藥物,讓內耳微小血管的血流供應不虞匱乏。長期治療則會使用滋養神經、擴張血管藥物,進一步改善內耳功能,若症狀還是沒有改善,可以考慮運用手術改善眩暈困擾。

家醫科醫師李政道提醒,民眾使用3C產品,時間一定要有所節制,玩線上遊戲時,若產生眩暈症狀,一定要暫停、休息。若是梅尼爾氏症病友,平常則要定期紓壓,壓力不要太大,睡眠也要充足,飲食不宜過鹹,以免症狀復發,生活品質大受影響。

更多 NOWnews 今日新聞報導

考試壓力大腸胃鬧彆扭 選對水果助考攻
鼻過敏小毛病? 長期忽略恐增心肺負擔




撰文/ 今周刊書摘  Angie張丹茹

 

檢視相片

年輕人是否應該多賺錢時,如果是你,你的答案會是什麼呢?

前段時間,我的助理Emma來家裡做客,她死皮賴臉要在我家住。原因是在我家裡住,可以和我痛快聊天。那幾天,我的作息基本上是亂的,因為一聊High,就收不住。每天晚上都聊到超過11點,才依依不捨準備睡覺。

和Emma聊到年輕人是否應該多賺錢時,她的回答是:「現在作為學生不在意錢多錢少,做自己喜歡的工作更重要。」

如果是你,你的答案會是什麼呢?說實話憑直覺,我的答案和Emma是一樣的。可是仔細思考這個問題,其實選什麼答案不是關鍵。

關鍵在於,做了選擇之後,你怎麼看待這個選擇。

如果你選擇了年輕時應該多賺錢,你的結果可能會是這樣的:因為把注意力都放在了賺錢上,有了一個核心目標,你做事的時候更加有衝勁。

當然,你的結果也可能會是這樣的:因為把注意力放在了賺錢上,哪裡給的工資高,就往哪裡去。最後的結果可能會因為頻繁跳槽,能力沒有得到累積,最後越來越不值錢。

如果你選擇了自己喜歡的工作,你的結果可能會是這樣的:

雖然一開始的收入不高,但自己真心喜歡這份工作。非常認真而努力地對待這份工作,越幹越出色,漸漸得到了賞識,收入自然而然就多了起來。

當然,你的結果也可能會是這樣的:

在沒有正式把興趣和工作結合之前,萬般肯定自己的興趣和天賦,投入100%的熱情找自己感興趣的工作。卻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中,漸漸喪失掉自己的興趣。

我身邊也有這樣的例子,因為很喜歡音樂,選擇了和音樂相關的工作。最後卻因為在工作中總是與公司產生對於音樂不同的價值觀,而放棄了這份工作。

現實就是這麼的殘酷,你選擇了年輕時應該多賺錢,但不是你想賺就能賺。你是不是有足夠的能力可以賺到相應的錢?

你選擇了自己看似喜歡的工作,但誰能確定你能由始至終單純地喜歡幹一件事?

問題的關鍵不在於你做了什麼選擇,而在於你做了選擇後,是不是屬於願意為自己的選擇負責到底的這一類人。

本文取自《知識變現:微夢想、微行動、微習慣,開啟你的斜槓人生》,今周刊出版

延伸閱讀
不是每個人想要工作就能有工作,有的失業跟懶不懶無關…

檢視相片

★ 更多Yahoo論壇文章

少了昆伯擋子彈 豬隊友怎麼辦?
殺人案頻傳 邱太三部長會繼續拒絕執行死刑嗎?
勇敢是 永遠對「不好」笑著說還好還好
一路讓人刮目相看的臺北女生,在倫敦成為「谷歌人」
反思斷交潮 建立「中華民國第二共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歡迎您投稿!對於這個社會大小事有話想說?歡迎各界好手來發聲!用文字表達你的觀點。投稿去—–>https://goo.gl/iy5TCA



文章出自: https://tw.news.yahoo.com/%E5%B9%B4%E8%BC%95%E6%99%82%E6%87%89%E8%A9%B2%E5%A4%9A%E8%B3%BA%E9%8C%A2%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q1ird7vusq0 的頭像
    wq1ird7vusq0

    ic6wUwQkVpCL

    wq1ird7vusq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